抑郁症患者最典型的临床表现是什么?怎么回事?

抑郁症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心理障碍性疾病,由于老百姓对该病的认知不足,无法在第一时间内接受正规系统性的治疗,对于

如何避免社交媒体上瘾_如何正确使用社交媒体,避免心理问题?_如何避免社交媒体的危害

如何避免社交媒体的危害_如何避免社交媒体上瘾_如何正确使用社交媒体,避免心理问题?

抑郁症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精神障碍。 由于普通民众对该病缺乏认识,不可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正规、系统的治疗。 对该病的知晓率较低,导致抑郁症反复发作。 , 抑郁发作通常可以持续几个月到几年,并且可以在一生中复发。

抑郁症最典型的临床表现是持续的情绪低落。 有些严重抑郁症患者甚至可能出现自杀和自残行为,并伴有妄想、幻觉等精神障碍。 不敏感且无法正确反应。

2019年中国心理健康调查研究数据报告显示,我国抑郁症终生患病率为6.8%,12个月变化率为3.6%,其中抑郁症终生患病率为3.4%,12个月变化率为3.6%。 12个月变化率为3.4%。 税率为2.1%。

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全球疾病负担的统计显示:抑郁症的致残率、发病率和死亡造成的总损失已上升至所有疾病中的第11位,研究表明抑郁症已成为首要疾病造成生产损害的原因是影响健康生活的三大原因之一,预计到2025年,抑郁症将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疾病负担。

如果想要治疗和预防抑郁症,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尽早发现。 发病前抑郁症有哪些征兆? 不妨测试一下自己,看看它是否发生在你身上?

01

症状一:身体瘦弱

由于抑郁症严重,即使不节食,抑郁症患者的体重也会在短时间内迅速下降。 一个月内体重变化会超过5%,食欲下降,对任何食物刺激都不敏感。 诊断为抑郁症。

02

症状二:抑郁

抑郁症最典型的临床表现是情绪极度低落,对外界刺激不敏感,做任何事都没有精力,表情呆滞、反应迟钝。 发展成抑郁、抑郁,人生如年,艰难煎熬,最后出现轻生、轻生的念头。

03

症状三:消极悲观

抑郁症患者内心非常挣扎,对周围的一切表现出极大的绝望感,感觉生活是一种负担,自己活着只会成为别人的负担,这个世界不值得。

抑郁症患者会急切地想通过自杀或自杀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 负面情绪也会让他们的抑郁症变得更加严重,最终会出现不可逆转的可怕局面。

04

迹象 4:身体或生物症状

抑郁症患者可能会因情绪低落而出现饮食、睡眠不佳、体重减轻、食欲不振、睡眠障碍、性功能下降、心跳、血压、脉搏波动等明显的身体生理症状。

05

症状五:自嘲

重度抑郁症患者会过度贬低自己的能力,以批判、自我否定的态度看待自己和未来。 抑郁症患者会觉得身边所有的错误都是自己造成的,一事无成,前途一片黑暗。

在强烈的自责、自嘲的状态下,抑郁症患者会逐渐对生活失去信心,变得孤立无助。 一旦周围的人认同抑郁症患者的心态,他们的情绪就会变得更加严重,逐渐封闭自己。

06

症状六:不愿意与人沟通

抑郁症患者喜欢待在自己阴暗的角落里,不愿意开窗通风,也不愿意出去与别人交流。 他们内心感到非常孤独。 他们会认为身边的人已经抛弃了自己,自己的生活只会成为别人的负担,成为社会的负担。 负担。

07

症状七:记忆力减退

由于抑郁症,他们无法集中精力完成某件事,思维会处于极度混乱的状态,大脑紊乱,鼻塞,记忆力减退,大脑反应迟钝,行动迟缓,抑郁症患者常常会出现情绪焦躁、心情不好的情况。也会让他们很难记住生活中的小事,遗忘感越来越严重。

08

症状八:性功能障碍

大多数抑郁症患者会逐渐丧失性欲,尤其是男性患者,出现性功能障碍、精子质量下降、早泄和阳痿等。

09

症状九:无力

“我有病吗”经常出现在抑郁症患者的脑海中? 这句话,他们却无法准确判断自己哪一部分出了问题。 由于悲观、抑郁,他们常常感到全身酸痛,腰背无力,骨骼和关节也会退化,钙元素流失,全身酸痛。 疲劳、骨质疏松、脆弱。

10

征兆10:出现自杀念头和自杀念头

抑郁症患者不会伤害别人,却会通过伤害自己而获得极大的满足和快乐。 很多抑郁症患者发展到最后一步,都会以死亡来缓解痛苦。

抑郁症患者在伤害自己的同时,也曾留恋这个世界,怀疑身边是否还有一个爱自己的人,却因为一次次的失败和失望而越陷越深,最终得到令人遗憾的结果。

如何帮助抑郁症患者?

(1)多带他们参加社会活动。

让抑郁症患者知道,他们身边有很多充满阳光的人,愿意和他交流。 当抑郁症患者愿意告诉别人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时,内心的抑郁症就会逐渐得到治愈。

(二)积极治疗

如果轻度抑郁症患者能够得到系统的治疗,或者在疾病的早期就能尽早遏制病情的发展,那么抑郁症患者应该积极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及时进行心理咨询和沟通。 ,并听从医生的指导。 服用抗抑郁药物并定期进行随访检查,防止疾病复发。

(三)多鼓励

抑郁可以消除所有的快乐,带走体内所有的动力和能量。 如果你想帮助朋友或家人摆脱抑郁,就鼓励他们做更多有趣的事情,并及时分散他们的注意力。 充满鼓励和动力,帮助他们不感到孤立和空虚。

(四)多出去走走

新鲜空气可以缓解抑郁症。 当你感觉不舒服的时候,不妨离开房间去散散步。 你可以选择安静的溪流,也可以选择热闹的小市场。 无论身在何处,鼓励抑郁症患者打开窗户呼吸新鲜空气,出去看看这个美丽的世界。

如何避免社交媒体上瘾_如何避免社交媒体的危害_如何正确使用社交媒体,避免心理问题?

受访专家: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卫生督导员曹大刚

当地时间5月9日,美国心理学会官网首次发布关于引导青少年使用社交媒体的建议,并指出,虽然社交媒体可以促进健康的社交互动,但青少年在使用社交媒体之前应接受社交媒体素养培训。使用它来确保最大程度地使用社交媒体。 以获得平衡、安全和有意义的体验。 “就像驾驶执照一样,如果没有规则,使用社交媒体就不能‘上路’。” 美国心理学会主席西玛·布莱恩特博士表示,由于青少年大脑发育速度和心理成熟度不同,部分儿童的健康成长可能会受到负面影响,这需要青少年个人、家庭、学校、政府和相关部门共同努力。广大从业者共同承担保障青少年健康使用互联网的社会责任。

如何正确使用社交媒体,避免心理问题?_如何避免社交媒体上瘾_如何避免社交媒体的危害

科比成立了一个顾问小组,审查相关科学文献,总结青少年的社交媒体使用习惯,并提出10条建议。 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督导员曹大刚表示,这对于中国青少年使用社交媒体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1.鼓励青少年利用社交媒体创造社会支持、网络陪伴、情感亲密的机会,促进健康的社会化(从“生物人”成长为适应社会的“社会人”的过程)环境)。 大量研究表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可能会受益于在线社交互动,尤其是在社会孤立、压力和寻求与同龄人联系的时期。

2.社交媒体功能应适合青少年的发展水平。 例如“点赞”“点赞”按钮、推荐内容、时间限制等功能。 曹大刚解释说,青春期是身份形成的关键时期。 这是追求自我意识、适应社会的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担心被边缘化、被主流抛弃。 但一些点赞量高、热门内容、大数据算法下的“易上瘾”推送内容,很可能会让青少年感到迷茫而忽视自己的需求,变得因循守旧、盲目。 目前,一些社交平台采用的青少年模式对推送的内容类型和使用时间进行了限制,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负面影响。 但在大数据算法广泛应用的背景下,仍有不少社交平台没有青春模式,这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

3. 在青春期早期(10-14岁),建议监测大多数青少年的社交媒体使用情况;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要逐渐增加孩子的自主权,尊重他们的隐私需求。 曹大刚表示,青少年尚未形成完整的人格和价值观,因此家长和老师必须充分了解孩子使用社交媒体的情况,并及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教育。 但需要注意的是,14岁左右是青少年叛逆行为的高峰期,也是孩子自我意识非常强烈的时期。 家长和老师在管理和监督上不要过于简单粗暴,比如直接要求交出手机、翻看手机等。建议监护人从预防入手,主动询问孩子使用的是哪些社交媒体使用社交媒体,看什么内容,感兴趣什么,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困惑,及时传递使用社交媒体的正确方法,帮助孩子解决问题。

4.为了减少心理伤害的风险,应尽可能减少、禁止和削弱青少年在社交媒体上接触非法或不利的内容,包括煽动或鼓励青少年从事危害健康的行为,例如自残、伤害他人、病态减肥等。

5. 为了尽量减少心理伤害,应尽量减少青少年遭受“网络仇恨”,包括歧视、偏见、仇恨和网络欺凌。 研究表明,青少年接触网络歧视和仇恨信息会增加焦虑和抑郁的风险,即使在控制青少年在线下接触类似经历的可能性之后,仍然存在负面影响。 研究还表明,线上欺凌和骚扰可能比线下欺凌更为严重,近年来网络欺凌的施暴者和受害者都在增加。 曹大刚表示,社交媒体上,谣言、低俗、新奇、深不见底的内容仍然像顽疾一样存在。 在海量的信息中,青少年很容易陷入其中,甚至出现一些冲动的行为。 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家长和老师一定要关注孩子的上网情况,不妨积极与孩子讨论社交媒体上的热点内容,“堵不如疏”,成年人可以用更丰富的知识、理性的思维、全面的视角来鼓励孩子们要友善地参与在线互动,以减少不良信息和价值观的负面影响。

6. 定期筛查青少年是否使用社交媒体,以防止“有问题的社交媒体使用”。 “社交媒体使用问题”是指无法控制的成瘾; 社交媒体的使用干扰日常生活、学业、人际关系等,甚至为了继续使用社交媒体而撒谎、引发冲突。 曹大刚表示,事实上,很多隐患早已埋下。 例如,在孩子使用社交媒体之前,监护人并没有提出限制社交媒体的使用。 如果提前和孩子讨论使用社交媒体的目的、预设的时间等,失控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 此外,一些年轻父母甚至过度使用互联网。 在日常生活中不经意的细节中,他们给孩子树立了不好的榜样,与孩子面对面互动的时间较少,这很容易导致孩子表现出社交媒体使用问题。

7. 限制青少年使用社交媒体的时间,以免影响睡眠和身体活动。 研究表明,青少年每晚应睡眠至少8小时,并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表。 研究表明,睡前一小时内使用社交媒体与睡眠障碍有关。 睡眠不足会扰乱青少年大脑的神经发育和情绪功能,并增加自杀风险。

8. 限制青少年在社交媒体上进行比较。 曹大刚表示,社交媒体打破了空间的限制,确实促进了攀比行为。 从外表、衣着到生活环境、生活方式,都可以成为比较的内容。 尤其是青少年,自我认同尚未完善,很容易陷入攀比陷阱,甚至焦虑、抑​​郁。 比较的背后是自卑。 其实,只要家长注重孩子自信心的建立,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攀比行为的出现。 当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闪光点,拥有更强的内驱力时,就能更加辩证地看待别人的行为和言语。

9、青少年使用社交媒体前,应进行社交媒体素养培训,确保青少年具备心理知识和技能。 社交媒体可以帮助人们拓宽视野、获得咨询和社交自由。 然而,社交媒体的内容与现实生活并不完全相同,点赞、评论或帖子可能并不代表大多数人的想法。 一切网络表述都需要坚持辩证的态度,尤其是对一些“过度反应”“极端行为”应保持警惕,主动与现实中的亲友进行沟通和讨论。此外,学校和家长应为青少年提供向青少年提供正规的社交媒体信息,防止儿童陷入有安全风险的社交平台。此外,还应教导青少年,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网络发声帮助他人,社交网络是传播正能量的渠道。 。

10. 应大力支持关于社交媒体对青少年发展影响的科学研究。 例如,政府、公益组织等相关主体应大力投入青少年社交媒体使用情况的研究,相关企业也应积极参与和配合研究数据的共享。

如何避免社交媒体上瘾_如何避免社交媒体的危害_如何正确使用社交媒体,避免心理问题?

点评/任淑萍

原创文章,作者:wapbaik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apbaike.net/read/135128.html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