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并应对气候变化的5个关键步骤 (积极应对全球环境挑战) IPCC最新发布《气候变化2021:公众摘要》

中国气象局政府门户网站,为您提供最新权威气象政务信息、天气预报、气象预警、气候变化、防灾减灾、气象科普等权威官方信息

全球变暖背景下的诸多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AR6)第一份工作组报告《气候变化》气候变化2021:自然科学基础》、第二工作组报告《气候变化2022:影响、适应和脆弱性》、第三工作组报告《气候变化2022:减缓气候变化》相继发布,为更好地促进公众对最新科学成果的了解和理解,11月4日,IPCC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公开发布了《气候变化2021:公众摘要》(以下简称“摘要”)。 - 理解形式。

IPCC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翟盘茂表示:“气候变化已经以多种方式影响着地球上的每个地区。随着气温上升,我们所经历的变化将会加剧。”

当前,全球气候发生了哪些变化,当前和未来气候变化会带来哪些影响和风险,我们如何适应和应对……《总结》将有助于加深人们对气候变化的认识。

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有哪些_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至少七条_理解并应对气候变化的5个关键步骤 (积极应对全球环境挑战)

图为最新一期IPCC《气候变化2021:公众总结》封面

当前气候变化:

全球变暖造成了广泛、迅速和加剧的变化,有些变化是数千年甚至数百万年以来前所未有的

所谓全球变暖,是不是世界越来越热了? 《摘要》揭示,气候变化远比“变得更热”复杂得多,事实上,我们正在经历大气、陆地、海洋和冰冻圈的广泛变化。

从大气角度来看,2011年至2020年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比19世纪末(工业革命之前)的平均温度高1.1°C,比过去125,000年中的任何时候都高。 全球变暖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加剧,比过去两千多年来的任何时候都要快。 由于人类排放,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水平持续上升,二氧化碳浓度达到200万年来的最高水平,甲烷和一氧化二氮的浓度达到80万年来的最高水平。

从陆地上看,自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陆地降水量有所增加。 在热带地区,雨季降水较多,旱季降水较少。 许多植物和动物物种已经随着气候带迁移到两极和更高的海拔地区。

从远处看冰冻圈,地球上许多冰冻区域正在迅速融化。 降雪量普遍减少;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至少在过去的两千多年里没有发生过冰川全面退缩的情况; 目前北冰洋夏季海冰覆盖面积比20世纪80年代缩小了40%,面积至少是一千年来最小的。 格陵兰岛和南极洲的冰盖正在萎缩,世界上大多数冰川也是如此。

海洋也在发生变化,现在的变暖速度比至少 11,000 年来的任何时候都要快。 自 1900 年以来,全球海平面已上升约 20 厘米。其上升速度比至少 3,000 年来的任何时候都要快,而且还在加速。 随着海洋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海洋酸化正在加剧。

整个世界都是这样忽冷忽热的:

世界所有地区发生更严重和更频繁的极端事件的风险增加

翟盘茂指出:“回顾第一次评估报告(FAR)至第六次评估报告(AR6)的内容表明,人类对气候系统和极端事件变化影响的科学认识正在不断深化。 ” 此前,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AR6)第二次评估报告就明确指出,工业化以来人类活动对地球气候系统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总结》指出,多个极端天气事件同时或连续发生的可能性有所增加。 全球所有地区现在都必须应对更严重、更频繁的极端事件。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所有有人居住的地区都经历了更加频繁和强烈的热浪,而极端低温变得越来越少和温和。 不少地区出现了强降雨天气。 一些地区土壤变得干燥,导致严重干旱。 在热带地区,热带气旋变得更加强烈。 全球变暖还导致一些极端事件蔓延到以前不太常见的地方。

未来的气候和行​​动:

我们的未来不是已成定局,而是取决于我们现在和未来做出的选择

模型预测的 2050 年代后变暖的程度与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相关。 《总结》指出,如果从现在起和整个21世纪大力、迅速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本世纪中叶左右变暖将停止,气温上升将在1.5℃或2℃左右。本世纪末。

随着地球变暖,热浪、强降雨和干旱将继续变得更加严重和频繁。 低概率、高影响事件的潜在影响不容忽视。

综合行动势在必行,迫切需要强化认识、落实措施。 《总结》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分析了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阐述了二氧化碳净零排放的概念和意义,同时指出二氧化碳只是造成全球变暖的原因。 作为人造温室气体之一,为了限制气候变化,需要大力、迅速、持续地减少甲烷、一氧化二氮等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 此外,采取强有力的行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

原创文章,作者:wapbaik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apbaike.net/read/135208.html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