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恩洁: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有助于社交媒体塑造

在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结合越来越紧密的情况下,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关键是要发挥社交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规避其负面因素

社交媒体的媒体规制问题_如何有效使用社交媒体_如何正确使用社交媒体,避免心理问题?

(图片来自网络)

一分钟读完

扫描

概括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交媒体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影响越来越大。 社交媒体的发展有其积极因素,但同时也给大学生的日常心理行为带来了新的影响和变化。 在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越来越紧密结合的情况下,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来说,关键是要充分发挥社交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避免其负面因素,帮助大学生形成一种更适合当下的双空间并行的生活方式。

查看扫描

●社交媒体聚集广泛的话题,同时具有建立和维持社会关系的功能,因此受到年轻大学生的青睐。

●在面对面的交流中,人们必须根据既定的社会角色来修正自己的言行,谈话时的言行会受到社会规范的约束,而网络行为的去抑制、去污点社交媒体的“人机交流”大大淡化,没有这种限制,更容易释放灵魂深处的“本我”。

●但值得注意的是,大学生在通过社交媒体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在感受关注的同时很容易被注意力绑架——社交媒体中对自我和个性的追求会强化自我关注。

●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鱼”,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非常重要,使他们拥有独立的信息过滤能力、真实立体的社会形象社交媒体环境的构建能力和正确认知能力。 大学生媒介素养有利于大学生价值观的树立、思维习惯的形成和行为模式的塑造。

文/李鑫、尚恩杰

作者简介/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辅导员,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博士生; 南京大学艺术研究院硕士研究生

文章来源/《江苏高等教育》2018年第2期70-73

关键词/社交媒体; 大学生; 心理行为

(全文共约6800字)

当今社会,媒体技术日益发达,社交媒体给大学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变化。 社交媒体在信息搜索、整合、交流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也需要看到,对其的过度依赖给大学生带来了诸多心理健康问题。 如今,大学生不仅是社交媒体领域的“原住民”,更是社交媒体领域的“主力军”。 社交媒体的使用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新常态。 如何引导、尽力发挥社交媒体对大学生的积极作用,避免其负面影响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本文主要研究社交媒体给当代大学生心理行为带来的变化,并从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角度提出对策。

1.社交媒体的本质与大学生的使用情况

社交媒体扩展了人类交流的范围和能力。 因此,它兴起后迅速发展,成为人们与社会建立和保持联系的重要工具和信息来源,从而影响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知,进而影响现实中的人们。 世界上的行为。

1.社交媒体的定义和具体形式。 据笔者不完全统计,仅2016年,期刊上发表的与社交媒体相关的研究论文就有400余篇,其中35篇研究论文聚焦于“社交媒体与大学生的关系”。 遗憾的是,大多数文献并没有对社交媒体给出严格的定义,甚至混淆了新媒体和社交媒体的概念。 传播学家Andre Kepler和Michael Henlein曾给出社交媒体的定义,他们认为“基于web2.UGC)和传播网络应用的一系列技术和意识形态”就是社交媒体,其核心概念是“消费者即生产者”和“用户自己创建内容”[1]。 据此,我们可以给出这样一个定义,社交媒体是一种通过传播工具进行社会互动和社会传播的媒体,是新媒体的一个分支。 社交媒体以web2.0为支撑,互联网的去中心化、海量性、交互性在社交媒体上得到体现和发展。 在此基础上,社交媒体有了信息披露、信息海量、传播平台。 社区化、用户多元化、传播需求多样化、传播形式均等化、信息生产碎片化等特征,刺激用户积极贡献和反馈内容,并在其中建立新的联系或进一步完善现实中的社交网络。 延长。

社交媒体的形式多种多样,不仅限于公众认知中的微信、QQ等即时通讯应用,博客、资源共享网站、评论网站等也是其媒体形式的重要分支。 根据属性不同,社交媒体可分为以下五种类型:第一类是创意发布型,主要由博客网站(Blog)、论坛网站(MessageBoards)和微博(Micro-blog)组成; 第二类是资源共享型,这一类的典型代表包括照片共享网站(Photosharing)、视频共享网站(Videosharing)、音乐共享网站(OnlineMusic)、评论网站(Review)等; 第三类是协作编辑,包括维基百科和社交问答网站(Q&A); 第四类是社交服务类型,例如社交网络(SNS)、即时通讯(InstantMessage)等; 第五类是C2C(Consumer to Consumer)业务类型,代表网站是淘宝网和团购网站[2]。

2.大学生成为使用社交媒体平台的主力军。 社交媒体聚合了广泛的话题,同时具有建立和维持社会关系的功能,因此受到年轻大学生的青睐。 北京大学营销与媒体研究中心、新浪财经、新浪战略合作部联合发布的《90后媒体使用习惯研究报告》显示,超过70%的90后青年媒体使用习惯超过2小时每天接触手机,30%使用手机时间超过5小时,非学生平均每天使用手机时间为3.5小时,而学生平均每天使用手机时间为3.9小时。 大学是人生的重要过渡阶段,它充当着连接相对封闭、简单的学校环境和相对开放、复杂的社会环境的桥梁。 现阶段大学生有比较强烈的信息需求和社交需求,这些需求可以通过社交媒体以海量信息、社区化的交流平台等特点来满足。 因此,大学生会利用社交媒体作为获取信息、相互交流的方式。 重要的工具。 但同时需要警惕的是,过多的信息摄入带来个体信息需求的失衡,很容易在新媒体席卷生活的浪潮中对社交媒体产生依赖。

2.社交媒体对青年大学生心理行为的影响

人们在网络中的行为因技术载体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每种表现形式根据传播方式又呈现出三个层次:人机交流层次、个体心理层次和社会心理层次[3]。 本文围绕个体心理层面和社会心理层面,从印象心理、自我认知、网络人际关系三个角度探讨社交媒体对大学生心理行为的影响和变化。

1、社交媒体是大学生自我形象建设的平台。 印象心理学是指有意识地让他人对自己形成某种印象的过程,即在人际交往情境中,行为者选择适当的言语、表情和动作,使感知者对自己产生一定的看法。 印象心理学包括自我监控、社会敏感性和行动技巧[4]。 大学生正处于广泛交友阶段,尚未形成相对稳定的社会角色和社会阶层。 因此,与其他年龄段的人相比,他们更加注重形象建设,希望通过美化自我形象来被更多人接受。 社交媒体为大学生提供了自我表达和认可的平台。 互联网的匿名性和虚拟性使得社交媒体上的形象塑造和形象美化的成本远低于现实生活中。 用户只需屏幕上的文字、图片、音乐、链接等信息,就能以不同的方式展现出来。 组合起来,就可以展现出符合自己或他人心理预期的特定形象。 此外,为了满足自我表达和社会认可的需要,一些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上修改、美化甚至捏造自己的形象,以获取现实生活中可能无法获得的赞扬。 也正因为如此,一些学生容易对社交媒体产生依赖心理,上瘾。 沉迷于网络形象的建设,必然会消耗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导致自我卷入和自我分裂的加深。 根据“印象控制理论”之父欧文·戈夫曼的理论,大学生在社交媒体上表达自己的过程中,总会采取他们认为符合环境的策略,并会努力构建自己想要的或流行的形象,希望满足自己的动机并获得喜欢、尊重、认可或同情。 因此,那些具有社会敏感度的大学生,会看社交媒体上的评论,思考什么样的表达方式能够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和欢迎,并从中总结经验来管理自己的网络形象,以及自己发送的吸引人的文字和图片。它通常看起来简单且不经意,但很可能演示者花费了大量的思想和时间来构建和创建它。 因此,戈夫曼将这些形象建筑描述为“潜在的信息竞赛,隐藏、发现、歪曲和重新发现的无尽循环”[5]。

2.社交媒体增强了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关注。 在面对面的交流中,人们必须根据既定的社会角色来修正自己的言行,谈话中的言行就会受到社会规范的约束,而网络行为的去抑制、网络行为的去污点社交媒体的“人机交流”极大地淡化了这种约束。 在社交媒体中,大学生更容易释放内心深处的“id”。 有些学生喜欢在创意发布、资源共享、协作编辑等社交媒体上表达自己的困惑和情感。 在与网友交流的过程中,他们可以缓解压力,明确自己的动机。 同时,在博客、微博等创意发布社交媒体上发布内容,或者在知乎、豆瓣等协作编辑社交媒体上回答问题,也是自我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兴趣爱好和心理活动路线等,在不断的发现和思考中完成自我整合认知。 这些对于大学生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完成自我定位都非常有帮助。

如何正确使用社交媒体,避免心理问题?_社交媒体的媒体规制问题_如何有效使用社交媒体

(图片来自网络)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感受到关注的同时,也很容易被关注绑架——在社交媒体中追求自我和个性,会强化自我关注。 “青少年自我中心特征”这一主题的研究曾指出,在这个年龄段,青少年的意识中充满了许多想象中的受众。 自我意识和关心。 发展心理学家David Eikind也提出,青少年比其他年龄段的人更沉浸于自我想象,甚至错误地认为其他人也会加入这种成瘾行为[6]。 由于在社交媒体上更容易获得知名度,年轻大学生会在网络上加强自我形象的构建和聚焦,很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 如果一个大学生通过形象塑造在社交媒体上受到众多追随者的追捧,会进一步鼓励他投身于虚拟世界,更加注重自我想象、自我建构、自我阐释的行为,同时强化了他以自我为中心的特征。 逐渐滋生自豪感,最后生出“自恋”情结。 如果自己精心构建的形象没有达到预期的受欢迎,内心比较敏感的大学生就会产生失落、沮丧等不良情绪,而这些由虚拟世界造成的不良情绪又会进一步带入现实生活,导致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社交媒体可以帮助大学生完成自我探索,同时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增强年轻人以自我为中心的特征,放大他们的不良习惯。

3、社交媒体在给大学生人际交往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不确定性。 社交媒体中的交流是一种非面对面的“人机交流”。 面对面人际交流有障碍的大学生可以寻找网上交流的机会。 调查发现,社交焦虑、害羞、没有吸引力或被同龄人拒绝的青少年可以通过社交网络找到自己的友谊并建立学校或邻居范围之外的社交关系[7]。 首先,有针对性的媒体平台为大学生提供了不同的“兴趣部落”。 即使是利基的兴趣或需求也可以在社交媒体上找到相应的社区和友谊环境。 “主流”观点的影响和压力较小。 其次,社交媒体传播的非面对面性质为受众提供了一个比面对面互动更少焦虑和压力的环境,以便与朋友和陌生人互动。 沟通的双方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或心情随时开始、中断、终止谈话,谈话的节奏完全由自己掌控。 例如,一旦一方想要打断话题,或者打断话题后想要重新开始聊天,只要给对方找到一个令人信服的理由,双方就可以继续愉快地聊天。 因此,社交媒体给大学生的日常交流带来了便利。

但同时也应该看到,“第一印象”和非语言辅助信息的缺乏使得社交网络上的交流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一方面,在人们形成第一印象时,“热情”和“冷漠”是核心特征,是人们形成彼此第一印象的重要决定因素[8]。 所罗门·亚瑟曾经研究过第一印象,发现人们会根据有限的线索盲目武断地对人的整体做出结论。 因此,第一印象的好坏将决定双方今后交往的基调[9]。 只有进一步交流、加深了解才能改变第一印象。 如果没有进一步互动的机会,很可能会因为不好的第一印象而导致关系破裂。 在“人机沟通”的社交媒体中,双方的沟通建立得很快,联系也会很快切断,因此第一印象在社交媒体的沟通中发挥着更大的作用。 另一方面,缺乏丰富的非语言辅助信息,使得社交媒体上的交流双方很容易产生误解。 在面对面的交流中,除了语言之外,我们还依靠面部表情、语气、动作等非语言信息来把握对方的情绪。 由于社交媒体沟通中缺乏此类信息,沟通时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对文字和符号的理解会出现差异,甚至造成误解。 这种误解尤其容易发生在彼此不熟悉或文化背景不同的人之间。 之间。 尽管当前的社交网络已经具备三维表达方式,并具有语音聊天、视频聊天、聊天表情等多种功能,但文本仍然是社交网络中主要的交流工具。 尤其是当交流发生在相对陌生的人之间时,双方只能通过台词来揣摩对方,很难准确把握对方的情绪、意图和态度。

3.充分发挥社交媒体的积极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发挥四个作用

社交媒体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建立和维持社会交往的重要工具,给大学生的心理行为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在此背景下,充分发挥社交媒体的积极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发挥先锋、同伴、引导者、指导者四种作用,将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研究社会问题。面向大学生的媒体。 根据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带来的变化和影响,引导他们利用社交媒体进行自我启蒙、自主教育,不断完善自律与他律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机制。其他。

1、当好社交媒体先行者,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社交媒体已成为大学生使用的主流平台。 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仅要缺席,更要主动第一时间了解前沿技术和新兴平台,成为社交媒体的先行者。 只有这样,它们才能为我所用,去糟粕取精华。 社交媒体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资源整合和共享,为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日常工作带来了便利,使他们能够高效地完成信息通报和思想引导。 具体来说,需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日常信息通知时,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直接利用微信群、QQ群等社交媒体及时发布,节省时间和精力的同时,让学生快速收到通知并及时; 其次,思想政治工作者平时积累时政新闻、政策指引等思想政治教育材料,也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分享给学生,开展思想引领工作。 最后,微信、QQ等即时通讯讨论群和群组,为师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更加轻松活泼的交流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依托新媒体虚拟传播手段与大学生进行及时的双向交流,消除大学生的心理戒备和障碍,提升大学生的思维。 政治教育主体与领导者之间的信任达到了良好的沟通教育效果[10]。

如何正确使用社交媒体,避免心理问题?_如何有效使用社交媒体_社交媒体的媒体规制问题

(图片来自网络)

2、做生活学习的陪伴,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 社交媒体给学生的人际交往带来更多便利,但也带来了不确定性。 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利用其便利性,规避其不确定性,积极引导学生的生活学习,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做他们前进路上的同伴。 首先,社交媒体中的“人机交流”是私密的,除了对话双方之外,没有人知道交流的对象、内容和时间。 在面对面的交流中,人们必须根据既定的社会角色来修改自己的言行,交谈时的言行就会受到社会规范的限制,而社交媒体交流则大大突破了这种限制,允许间歇性交流。 对于学生来说,通过社交媒体与思想政治工作者交流情感和困惑时,更容易表达自己、释放情绪。 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善于把握“人机沟通”的优势。 面对学生的问题时,要学会掌握沟通的节奏并利用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根据学生的具体问题和情绪润色自己的言语。 要点和委婉说法。 其次,对于喜欢发朋友圈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从状态中大致判断出他们的现状,并在状态下做出适当的评论或及时进行在线私聊进行指导和调解。 当然,在使用社交媒体的同时,我们也不应该盲目依赖它。 谈心谈话等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仍应以适当的方式、适当的时机进行。 线上线下谈话相结合,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热爱政治工作。

3、当好青年学生前进的引领者,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 社交媒体为青少年学生提供了自我形象建设的平台,增强了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关注。 但也需要看到,青少年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的成熟期。 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当好青年学生前进道路上的引路人,引导他们有正确的认识,而又不过分沉迷其中。 使用微信、QQ等社交服务媒体已成为当今中国大学生生活的常态。 这类社交媒体具有半虚拟化的特点,其用户真实好友与网络好友重合度较高。 因此,大学生可以在社交媒体上向线上和线下的朋友展示自己。 面对这种情况,思想政治工作者一方面要引导现实生活中不善于自我表达的学生利用社交媒体表达自己的思想,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完成自我形象的构建和认知。自我表达的能力,进而培养与他人沟通的信心和能力,通过社交媒体寻找并巩固友谊; 另一方面,为了防止学生沉迷其中,为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形象建设观念,即自我形象建设是为了更好地展示自己,让别人了解自己,这一切以事实为依据,不要为了“虚荣”而沉迷于虚构的形象。 同时,也应该提醒同学们,虽然社交媒体提供了展示自我、寻找友谊的平台,但网络虚拟世界只是现实生活的延伸,生活的重心仍然是线下生活。 告诫大学生不要沉迷于虚拟网络,成为社交媒体依赖者,而忽视现实生活本身。

4、做好媒介素养辅导员,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在大学生活中,大学生是主体。 如何发挥社交媒体的积极作用,避免其负面影响,应植根于大学生自身。 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鱼”,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非常重要,使他们具备独立的信息过滤能力、真实立体的社会形象构建能力和传播能力。对社交媒体环境的正确认知能力。 大学生媒介素养有利于大学生价值观的树立、思维习惯的形成和行为的塑造[11]。 这就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从根源入手,对症下药,做青年学生媒介素养的指导者。 相关调查显示,青少年对大学层面的社会知识有强烈的需求,但学校却缺乏相关方面的教育。 与此同时,社交媒体在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例如,求职、实习时与相关人员的交流都会通过电子邮件等社交媒体进行,而社交媒体呈现的个人形象正逐渐被作为从各个角度评判一个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无论是从避免被动沉迷社交网络的角度,还是从日常交流和求职的角度,当今的大学生都应该了解和掌握网络交流的规则和表达技巧,并学会正确运用这三者。通过互联网的立体表达方式来构建形象和个性,表达自我,建立健康良好的人际网络。 因此,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者来说,有必要加强教育工作的针对性,积极提高青年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交媒体、正确使用社交媒体,如树立自我形象、维持与他人或工作的关系。 群体之间的情感、建立和加强关系、平衡在线和现实生活社交互动的技能等。

【参考】

[1] 安德烈亚斯·M·卡普兰,迈克尔·哈恩莱因。 全世界用户,联合起来! 社交媒体的挑战与机遇[J]. 商业视野,2009,53(1):59-68。

[2]曹柏林. 社交媒体:概念、发展历程、特征与未来——兼论当前社交媒体认识的模糊性[J].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65-69。

[3] [4] 秦政,施哲文,王若英,李天天。 网络应用心理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4、127。

[5][6][8](美国)帕特里夏·华莱士。 网络心理学[M]. 谢莹,苟建新,译.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1: 32, 38, 17.

[7](美国)芭芭拉·纽曼。 关键词: 社交媒体, 青少年同伴关系, 友谊, 孤独感, 归属感中国青年研究,2014(2):16-20。

[9]程乐华. 网络心理行为公开报告[M]. 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35。

[10]高爱芳,高伟松。 关键词: 大学生新媒体使用情况及德育引导, 调查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1):132-134。

[11] 栾海清,郭金岭。 大学生媒介素养形成路径与教育体系研究[J]. 江苏高等教育,2017(8):38-40。

社交媒体的媒体规制问题_如何正确使用社交媒体,避免心理问题?_如何有效使用社交媒体

想在电脑上观看吗? 请移步百度云盘下载!

原创文章,作者:wapbaik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apbaike.net/read/135112.html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