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军机被摧毁,中国能不能造一架新的?

2022年3月4日,对于全世界所有航空爱好者,无疑是黑暗的一天。随着俄乌战争局势的进展,位于基辅北郊的安东诺夫机场成为了俄乌两军争夺的要地。一座机场的得与失,或许没什么大不了,但这座机场不同:世界上最大的,也是独一无二的安-225“梦想”运输机正停靠于此。

世界最大军机被摧毁,中国能不能造一架新的?

很多网友都知道,美国的航天飞机全都是用波音-747背负的,似乎根本用不上开发一种专用的超级运输机,难道是“暴风雪”号比美国货重的多吗?

但实际上,安-225的用途不仅仅是背负航天飞机,在设计时,安-225还被要求拥有背负尚在开发的“能源”号运载火箭的能力。这是常规运输机不可能做到的,这也是开发安-225的重要因素。

由于时间紧迫,安-225在很大程度上参考了安-124运输机,两者的货舱宽度完全相同,只有机身长度存在差别。为了避开背负货物时产生的乱流,安-225改用了H形尾翼,维持飞行的稳定性。发动机方面,安-225在安-124的基础上增加了两台D-18T发动机,让这架超级飞机的载重达到了250吨。

250吨是什么概念?美国最大的C-5“银河”运输机,最大载重量只有118吨,不到安-225的一半。我国最大的运-20运输机,最大起飞重量也只有220吨,不考虑机舱尺寸的问题,一架安-225可以将一架运-20装在机身内飞走,甚至还有富余。

在运输能力方面,安-225的货仓长达42米,能够运输超大尺寸的货物。2013年安-225从石家庄起飞,搭载一整列“祥龙”有轨电车飞往土耳其,创造了飞机运输列车的历史。此外,机头后方还有一个小型客舱,可以搭载60名乘客,已经相当于一架小型支线客机。在安-225这个巨无霸面前,大家熟悉的支线客机,甚至大型客机都像是玩具一样。

苏联的野心还不止于此:1988年,苏联提出了多用途空天系统(MAKS),准备开发一种可以直接由安-225背负发射的航天飞机,进一步降低飞行成本。但由于苏联解体,这一项目最终不了了之。

红旗落下 梦想折翼

随着苏联的解体,“暴风雪”号航天飞机和“能源”号运载火箭都被废弃,MAKS的开发也被取消。乌克兰不需要,也无力建造这么大的运输机,正在建造中的安-225二号机宣布停工,已经建成的1号机甚至一度被拆解,零件供应给安-124作为备件使用。

直到后来,安东诺夫公司发现了安-225在特种航空运输方面的商机,重新启用了这架已经被封存的安-225,出租给国外客户进行运输。至于二号机,乌克兰方面曾经几次计划重建这架飞机,但都以失败告终。

实际上,在航空工业方面,乌克兰始终在苏联的老本上坐吃山空,可供挥霍的遗产已经不多了。当年参与安-225开发的单位如今已经被分给了乌克兰、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等多个国家。在独联体国家关系仍然友好的年代,或许还有合作的希望,但如今,这样的合作或许永远无法实现了。

如今,俄罗斯与乌克兰两国都已经失去了重型运输机的开发能力,安-225和现存所有的安-124都已经是难以重现的苏联遗产。土耳其方面曾经希望向乌克兰订购一批安-124,但被乌克兰拒绝。并不是乌克兰不想卖,而是真的造不出来了。

至于俄罗斯,硕果仅存的几架安-124已经被俄罗斯视为珍宝,是绝对损失不起的。但这些飞机毕竟已经趋于老化,早晚有退役的一天。为了替代安-124,俄罗斯已经开始研制代号“大象”的新一代战略运输机,但以俄罗斯的航空工业水平,这种飞机能否真正与大家见面还是个未知数。

梦想,后继有人?

苏联解体后,中国与乌克兰两国曾经拥有广泛的军事合作,引进了不少苏联时期的武器装备和军事技术,其中自然也包括航空技术。而每次安-225来华时,也都有网友提出,中国应该买下安-225,甚至引进这种重型运输机的生产技术,重新恢复建造安-225。

如今唯一一架安-225已经被毁,乌克兰与俄罗斯两国都无力修复,由中国修复甚至重建安-225的想法又一次被网友提了出来。既然中国连瓦良格号航母这么大的船都能修好,修一架飞机应该更简单吧?

但遗憾的是,比起修复一艘航母,重建一架重型飞机的难度要大得多。世界上能造出航母的国家为数不少,意大利、西班牙等国也都有航母建造能力,但能造出超级运输机的国家,只有美国和苏联,其他国家从未能染指这一领域。

就在几年前,国内曾传出某公司从乌克兰引进安-225生产线和图纸,收购安东诺夫公司,甚至在中国建厂生产安-225的消息,但最终都没了下文。这些真假难辨的消息,多半只是谣言而已。

是否引进生产一种飞机,首先要看这种飞机的用途。安-225的载重能力确实惊人,但也并非是不可替代的。苏联设计制造安-225,目的在于背负航天飞机和运载火箭,运货只是次要用途。中国固然缺乏重型战略运输机,但安-225这种巨无霸本身也不完全符合中国的需求。

对于目前阶段的中国空军来说,由于暂时不需要考虑对欧洲、非洲和北美洲的战略空运任务,运-20级别的运输机已经能够基本满足战略空运的需求,没有必要建造更大的战略运输机。即使未来有此类需求,尺寸更小,类似美国C-5和苏联安-124级别的运输机也更符合军用运输机的需要。

另一方面,中国严重缺乏大飞机,特别是重型军用运输机和民航客机的开发经验,就连运-20都还没有完全国产化,更不要说建造安-225这种巨无霸了。即使是拥有安-124大部分生产线的俄罗斯,如今也无力恢复生产,这可不只是钱的问题。不过,中国对于安-225这种级别的重型运输机,真的没有一点需求吗?也不尽然。

正如前文所说,如果只是背负航天飞机,安-225根本不需要做的这么大,波音747级别的飞机也能完成这个任务。之所以设计这么大的飞机,一个重要目标是背负“能源”号运载火箭,从制造厂飞往发射场。虽然历史上安-225从未执行过这一任务,但理论上确实有这样的能力。

对于中国来说,目前将运载火箭运往海南文昌发射场必须通过海运的方式,如果海况不佳,还可能对任务进度造成影响。但如果能用运输机背负火箭运往发射场,就能极大提高发射效率。

不过,对于航空工业极度发达的苏联来说,基于成熟的安-124,建造安-225这一级别的飞机专门运载火箭和航天飞机并不困难,但中国目前并没有这样的能力,专门研制一种重型运输机显然是得不偿失的。即使未来中国决定开发安-124甚至安-225级别的运输机,恐怕也是十几年之后的事情了。

安-225,这架承载着人类航天梦想的飞机的故事,从此走向了终结。安-225是一架伟大的飞机,也只有一个伟大的国家有资格拥有她。这个国家不是乌克兰,也不是俄罗斯。或许安-225并没有死,她只是和“暴风雪”号一样,回到了自己的祖国而已。而安-225未能完成的“梦想”,也终究会有后人来继承。

(责编:李雨)

原创文章,作者:wapbaik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apbaike.net/read/13109.html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