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有别,创意有戏(二)

01 男人那点事

男人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 

如果你问60后,他们给你看唐国强的样子。

如果你问70后,他们会给你看高仓健的样子。

如果你们80后,他们会给你看周润发的样子。

如果你问90后,他们会给你看鹿晗的样子。

如果你问00后,他们会给你看王一博的样子。

难怪团长会写下“雄性的退化是这个时代的悲哀,好在有凯迪拉克”,引得无数人击节赞赏。

男女有别,创意有戏(二)

实际上,我觉得雄性并没有退化,从唐国强到高仓健、周润发、鹿晗、王一博……都是男人该有的样子,只不过每个历史时代需要男性形象不同,周而复始的循环演变而已。

近现代史上的男性,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毛泽东、蒋介石……的确都是金戈铁马铮铮的样子,但只需要时间再稍微往前一两百年,男性又是“贾宝玉”的样子——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鼻如悬胆,睛若秋波——鹿晗、吴亦凡、王一博比起来似乎还稍逊几分风流。 

贾宝玉再往前一两百年,又是李自成、吴三桂、努尔哈赤、皇太极、康熙,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气吞万里如虎的硬汉形象了。 

所以,男性到底是什么样子?还是七匹狼说的好,“男人不止一面”。 

男女有别,创意有戏(二)

上一篇“性别比方”专栏,我们聊了“女性-性别比方”在广告创意中的各种表现,这一篇就是接着聊没聊完的 “男性-性别比方”。 

和上一篇的阐述逻辑一样,对于男性-性别比方,也按男性-原始神性-底层女性-表层人性的思路展开。

02 男性之原始神性

被誉为苹果史上最佳广告的《Think Different》中,那些出类拔萃又与众不同的男性人物,正是代表了男性中“神性”的一面。

所谓男性之神性,就是男性所代表,所象征的澎湃力量,所象征的英雄主义,所象征的卓越追求,不断超越自我,如神明的火种一般,为世界带来明亮与希望。

1915年1月2日,美国《星期六晚间邮报》刊登的凯迪拉克《出人头地的代价》广告, 诠释的正是男性英雄主义的内涵,正是罗曼·罗兰所说,世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在人类洁动的每一个领域,得了第一的人必须长期生活在世人公正无私的裁判之中。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种产品。当他被授予了先进称号后,赶超和妒忌便会接踵而至。

美术界、文学界、音乐界和工业界,酬劳与惩罚总是一样的。报酬就是得到公认;而惩罚则是遭到反对和疯狂的抵毁。当一个人的工作得到世人的一致公认时,他也同时成了个别忌妒者攻击的目标。假如他的工作很平庸,就没有什么人去理会他;如他有了杰作,那就有人喋喋不休地议论他;嫉妒不会伸出带叉的苦头去诽谤一个只有平庸之才的画家。无论是写作、画画,还是演戏、唱歌或从事营造业,只要你的作品没有打上杰作的印记,就不会有人力图赶超你,诽谤你。

在一项重大成果或一部佳作已完成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失望和嫉妒的人仍会继续叫喊:“那是不可能的”。外界人早已将惠斯勒(Whistler)称颂为最伟大的艺术大师之后,艺术领域中仍然流言纷纷,将自己的艺术大师说成是江湖骗子;当人们成群结队到音乐殿堂Bayreuth向瓦格纳(Wagner)顶礼膜拜时,而—小撮被他废黜或顶替的人却气势汹汹地叫嚷:“他根本就不是音乐家”;当众人涌向河边观看轮船行驶之时,少数人仍坚持说富尔顿(Fulton)决不可能造成轮船。

杰出人物遭到非议,就是因为他是杰出者,你要是力图赶上他,只能再次证明他是出色的;由于未能赶上或超过他,那些人就设法贬低和损害他——但只能又一次证实他所努力想取代的事物的优越性。

这一切都没有什么新鲜,如同世界和人类的感情——嫉妒、恐惧、贪婪、野心以及赶超的欲望——一样,历来就是如此,一切都徒劳无益。如果杰出人物确实有其先进之处,终究是一个杰出者。杰出的诗人、著名的画家、优秀工作者,每个人都会遭到攻击,但每个人最终也会拥有荣誉。不论反对的叫喊声多响,美好的或伟大的,总会流传于世,该存在的总是存在的。

近一百年之后,凯迪拉克在国内的一则广告文案,同样极为精彩的诠释了什么是男性-神性所象征的澎湃力量。 

雄性的退化是这个时代的悲哀,好在有凯迪拉克。

早在达尔文写下进化论之前一千多年,优胜劣汰的潜规则已经被好斗的罗马人奉为圭臬。在残酷血腥的大斗兽场中央,想站立到最后,不单要面对野兽,面对角斗士,面对八万人目光的狂热扫射,还要面对你自己。左手生,右手死,不容退缩,更不管你此前赢得几何。这是雄性荷尔蒙弥漫的年代,也是古罗马文明盛极一时的年代。此后数百年,沉于公共浴室和酒会的罗马人,跌落云端。而同时,在丝绸之路的起点,强汉崛起,骠骑将军横扫匈奴,雄踞海内。

忧患中生,安乐中死,无论一个时代,一个国家,一个人,如日中天也好,韬光养晦也罢,允许失败,不允许认输,允许成功,不允许满足。当保守、中庸、妥协、满足……成为这个时代的通病,是时候激流勇进,亮出你的棱角和锋利。进攻,永远是最好的防守,谁能否认,今天的城市,无非是更大的角斗场。

过去某个阶段的苹果与凯迪拉克,这些了不起的品牌,都是选择从历史文化中积淀的,人们熟悉的,已知的“男性-神性”感受,通过打比方,让消费者对其未知的品牌理念,迅速的产生了认知,产生了深深的认同与共鸣。 

2006年团长手笔,万科推出的公益广告,我个人认为同样蕴藏了男性-神性比方。

男女有别,创意有戏(二)

“人类登顶珠峰50周年纪念。感谢冰峰,感谢风暴,感谢悬崖,感谢缺氧。”

虽然文案指向人类登顶珠峰50周年纪念,但实际上受众必然会联想起万科创始人王石2003年,以52岁高龄完成珠穆朗玛峰登顶的壮举。

这篇精彩的广告,蕴藏了王石-男性-神性比方,为万科品牌增添神性人格魅力。

不过,男性-神性的精神内涵,并非只存在那些已然伟大、了不起的男性身上。按照荣格集体潜意识的观点,每个普通的男性,连接的正是男性的集体潜意识,也就必然拥有神性的一面,并在某些时刻耀眼的绽放出来。

国内电影《我不是药神》就是非常经典的,一个极为普通的男性,是如何一步步踏上自我的英雄之旅,最后抵达神性的存在。

男女有别,创意有戏(二)

印度电影《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同样是一个普通的年轻男性,面对一个身处异国他乡险境的小女孩,开始一个人的“西天取经”之旅,由人升华为神。

男女有别,创意有戏(二)

这些电影的普通男性形象经过一些系列的蜕变,释放了巨大的能量,能超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不断击中普通的我们,就是因为电影都表达了每个普通人身上所蕴藏的神性,这些神性在某个时刻被召唤,即会被显现。 

广告创意,短短的30秒,依然可以非常震撼的表达男性-神性存在。

锤子手机“天生骄傲”系列广告片——一个司机的骄傲。

当这个本来一路骂骂咧咧的司机,突然车身晃荡急促刹车,挂上倒挡的时候,我们就知道,神性已经降临大地。 

锤子手机“天生骄傲”的品牌理念,其实是很不容易准确传递的品牌理念。“天生骄傲”就如我们在“实体比方”中说的,是非常抽象的认知。

而且对于什么是“天生骄傲”,目标受众一定会有自己的理解。这个广告片的凌厉之处,就是以受众非常熟悉的,非常简洁有力的故事情节,以男性-神性比方,让受众完成对“锤子手机-天生骄傲”从未知到已知的跨越。

不过说起普通男性-神性存在的创意比方,当然不得不提台湾大众银行《梦想骑士》,什么叫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什么叫超越自我,超越死亡,这条广告片简直不能再淋漓尽致了。

03 男性之底层女性

上一篇提到心理学家荣格的人格理论,女性的男性原型 “阿尼姆斯”,男性的女性原型 “阿尼玛”。 

用段子手的话来说,那就是男人“骚”起来,就没女人什么事了。 

荣格一定会很同意段子手的观点。

当然,男性的底层女性意象,不等于直接的女性化表现。 

不是大家马上想到的“伪娘”。

不是大家马上想到的“如花”。

不是大家马上想到的“胡子女神Ladybear”。

而是那些男性底层人格中的女性魅力。

比如荷兰Hema内衣公司找来了妖艳男模Andrej Pejic制作了这个文胸内衣广告。 

男女有别,创意有戏(二)

男女有别,创意有戏(二)

男女有别,创意有戏(二)

比如二十多年前,日本超级巨星木村拓哉代言的kanebo testimo口红广告。

男女有别,创意有戏(二)

直男看了都感觉很销魂。 

当然现在这些也成了常规操作。

男女有别,创意有戏(二)

乃至登峰造极,出现了“口红一哥”,九亿少女的噩梦。

男女有别,创意有戏(二)

用充满女性魅力的“小鲜肉”直接代言女性消费品成了常规操作。但是如果进一步拓展男性-女性底色-性别比方,就会有更大的创意效果。

比如泰森“小鲜鸡肉”。把“小鲜肉”这个消费者已知的概念,比方到“鲜鸡肉”产品,也是很好的男性-女性底色-性别比方创意。

男女有别,创意有戏(二)

比如“徐鸿飞小鲜蛋”,把“小鲜肉”这个消费者已知的概念,比方到“鲜鸡蛋”产品,让消费者对鸡蛋的“鲜”有个更视觉、更情感、更直接的感知。

这就是非常经典的,借助已知概念,通过打比方,解释未知产品利益的创意过程——创意就是打比方。

这类创意,都进一步拓宽了男性-女性底色-性别比方的运用空间。

男女有别,创意有戏(二) 

我知道,很多人可能把这种小鲜肉明星横行的创意广告,归结于“娘炮”,且不喜欢。可能会再次感叹“雄性的退化是这个时代的悲哀”。

我个人并不觉得这是什么娘炮,也不认为存在什么真正的雄性的退化。除非我们都抱有某种来自文化或者意识形态的固有观念,认为男人、女人就应该有男人样、女人样……男人女性化像什么样子?女人男性化成何体统?

如果你有这种感觉的话,我认为这可能是某种偏见。人性是丰富而完整的,人性蕴藏丰富的可能性,而且人性天然追求完成的冲动,这才是这个世界如此精彩的根源,这才是生而为人的乐趣所在。

历史一再重复的证明,当我们对人性抱有某种刻板的成见,就是对人性的某种压迫。对人性的某种理想主义想象,最终会把我们带入现实主义的地狱。

男性能风姿摇曳,女性能英姿飒爽,这或许才是文明的进步。 

伟大的灵魂都是雌雄同体。

04 男性之表层人性 

男人除了升华的神性,人格底层的女性色彩,当然还有作为普通人,普通男性的一面——这就是男性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那一面,成长、勇气、力量,肌肉、性感、责任、忍耐……等男性魅力形象。

大部分男性-性别比方广告创意,就是借助大家已知的男性形象,通过打比方,让消费者对未知的品牌&产品感知,变为已知。

美国剃须刀品牌舒适(Schick)请潘粤明代言的广告,“男孩和胡茬,都在一夜间长大”。

男女有别,创意有戏(二)

男人的真正成长,正是在几个瞬间完成。男人在一夜之间长大,胡茬也在一夜之间长出来,这都是消费者已知的切身体验,通过打比方,瞬间让消费者对这个品牌有了男性成长与力量的感知。 

那些天生带有男性色彩的品牌,最常见男性-性别比方创意。

比如,劲霸男装,“混不好,我就不回来了”。

衡水老白干,喝出男人味。

Toyota 2006 年广告《Humanity》,用消费者已知的,男性担当可靠品质,打比方丰田汽车的品质可靠。

而真正能进一步释放男性-性别比方创意空间,则是那些一般认为和男性不相关的品牌。

比如,Mr Clean(威猛先生)在2017美国超级碗的广告“CLEANER OF YOUR DREAMS”。

一个身材健美有型的肌肉猛男,欧美家庭主妇心中的完美男性形象,提着水桶拖把,Mr Clean清洁剂在家中拖地扫地,弯腰擦地的动作,男性荷尔蒙爆棚,在一旁的家庭主妇简直要爱死他了…… 

一个男人,想要讨老婆芳心,拿起Mr Clean,撸起袖子加油干就可以了——这个广告创意,用男性-性别比方,让平时不怎么关心家务的男性消费者,对Mr Clean产生了新的认知。

比如,谷歌的男性-性别比方创意“如果谷歌是个男人”。

日本LED灯泡幽默广告,“老公变成了萤火虫”。LED灯泡给家庭带来的光亮,与男人的责任担当之间的创意比方。

日本Kamomefan创意风扇广告,将电风扇比方成肌肉健硕的性感撩人美男子,让女人有埃及艳后般的舒适体验。 

观看地址:https://v.qq.com/x/page/x0197qlu2yg.html 

男性-性别比方创意就聊到这里,你还见过什么样的此类创意?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优质评论送书哦~)。 

不管是女性,还是男性的性别比方创意,本质上都属于拟人比方的范畴,只不过有其单独的特性,所以又分两篇展开聊了聊。

但即使这样,感觉聊的依然比较浅显。我尝试从女性/男性升华的神性、底层的原型,以及表层人性三个维度来总结,这远非是对女性/男性的全面总结。如果你有不一样的视角,也欢迎分享讨论。 

下一篇,我们要抵达“人的意识”的第一个转折点,从自我意识跳脱出来,看到这个世界除了“我”的存在,除了以“我的人格特性”去比方、去认知这个世界,还有于我之外的万事万物,聊聊从其他万事万物出发的“打比方”。 

正如我在开篇所秉持的经验主义哲学视角,我不认为“于我之外的万事万物”就是所谓的客观世界。不存在纯粹的客观世界,我和这个世界,是相互经验的关系,相互塑造、相互改变。我存在于一个“经验”的世界。 

我们的祖先最先开始“经验”的外在事物,最先开始相互塑造、相互改变的,就是我们熟悉的那些“动植物”——吃的五谷杂粮、蔬菜水果、观赏花卉绿植、家禽家畜、各类宠物…… 

正因为我们对这些“动植物”有非常熟悉的“经验”,所以“动植物”也是创意比方的重要来源。 

那借助我们无比熟悉的,看看已知的“动植物体验”,通过打比方,能将哪些消费者未知的品牌、产品体验转化为“已知”?

-END-

原创文章,作者:wapbaik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apbaike.net/read/11043.html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微信咨询